划重点
什么是秋季腹泻?
秋季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季节,秋季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肠炎,呈散发或小流行;经粪—口传播,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。多发生于6—24个月的婴幼儿,4岁以上儿童少见。多发生在9月中旬至12月,以10月至11月为高发期。
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
1.秋季是小儿腹泻病的高发季节。
2.秋季早晚温差大,温度忽高忽低,家长给孩子穿衣不当引起的感冒、腹部受凉会导致腹泻。
3.孩子体质弱,作息不规律,饮食不合理等,造成的孩子免疫系统下降时容易被轮状病毒感染从而导致腹泻。
秋季腹泻的症状
1.秋季腹泻的初期症状会出现感冒、呕吐的现象,后出现腹泻的情况。症状为:大便次数多、量多、水分多,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带少量粘液,无腥臭味。
2.轻型:起病可急可缓,以胃肠道症状为主,食欲不振,偶有溢乳或呕吐,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;无脱水即全身中毒症状,多在数日内痊愈。常有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。
3.重型:急性起病,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、转变而来,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,还有较明显的脱水、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(发热、烦躁、精神萎靡、嗜睡甚至昏迷、休克)。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。
秋季腹泻的预防
1.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、性状及腹泻量,收集粪便送检。观察生命体征,有无脱水、低钾、低钙、酸中毒等症状。做好消毒隔离,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。
2.母乳喂养、不随便换奶粉。
3.注意饮食卫生。
4.饮食要合理营养要均衡。
5.作息规律睡眠充足。
6.春捂秋冻要适宜,注意足、腹部保暖。
7.适当户外运动,增加身体的抵抗力。
8.如果孩子高烧不退、精神差、脱水情况严重,须及时就医。
秋季腹泻的治疗
1.纠正水、电解质紊乱饮食调整、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。
2.腹泻时一般不禁食,可进流食或半流食,忌多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,暂停饮用牛奶及其他乳制品,避免引起高渗性腹泻。
3.液体治疗:口服补液盐。
4.敷脐,对于小娃娃受凉引起的腹泻大便带沫,贴敷药膏在肚脐上可治疗。
5.艾灸,艾灸神阙穴有活血化瘀,疏通经络,调动气血,去湿除寒的功效,可以缓解腹泻的症状。
6.推拿按摩:轮状病毒肠炎,在中医认为属于湿热泄泻,可给予清补脾土,清大肠,清小肠,退六腑,揉小天心,脾经,胃经,能够活血化瘀、促进吸收,调节阴阳能够缓解腹泻的症状。
作者 | 韦姗
图片 | 来源于网络(如侵权,请告删)
核稿 | 罗中一
编辑 | 罗峰
编审 | 黄兴锋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