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

作者:谭湘云

在儿童保健门诊,家长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:我的宝宝有没有缺钙?要不要补钙?对于保健医生提出的新生儿从生后1个月开始给予补充维生素D的建议,许多家长也会提出疑虑,担心服用会导致副作用,到底如何服用维生素D和补钙,这确实是一个关系到宝宝健康的问题。

我们知道宝宝在婴幼儿期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很快,骨骼的快速生长需要很多的钙和磷,当婴幼儿的身体缺钙时,首先表现在颅骨软、囟门大、压头颅骨有乒乓球感。以后,胸部骨骼外形异常,如胸骨突起像鸡胸,两肋下缘外翻。如果下肢骨软,站立负重会造成“O”形腿或者“X”形腿。除骨骼变化外,早期表现还有夜间出汗多,枕部秃发形成枕秃,睡眠不安稳和容易发惊等。以上表现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。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自小肠吸收,使钙从血中沉着到生长快速的骨骼内,使骨质变硬。由于钙可以从牛奶及食物中摄取,而维生素D很难从食物中摄取,所以婴幼儿缺钙主要由于是维生素D摄取不足引起的。缺钙是“果”,而维生素D不足才是缺钙的“因”。

那婴儿的维生素D从哪里来?

1、适当晒太阳:这是最有效、方便和经济的方法。而在体检时,医师的指导建议中有一项就是户外活动;很多父母怕稚嫩的宝宝到户外去。其实宝宝在满1个月后就可到户外活动,户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,预防佝偻病。

2、口服维生素D:食物中除海鱼的肝脏含一定量维生素D外,乳类(包括人乳和牛奶)、蛋黄和肉类中含量均很少,谷物、蔬菜和水果几乎没有,婴幼儿每天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他们发育的需要。

建议:正常孩子不分年龄,每人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,而早产儿、先天储存不足者或生长过速婴儿需要量增加。因此,口服维生素D 量应当适当增加。  建议从出生后1个月开始服用,早产儿提前至半个月服用,一直服到2岁。

特别提醒:

如果宝宝服用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,根据奶量计算维生素D的用量,不足部分加以补充。避免因维生素D过量而中毒。

钙的需要量每天600毫克到800毫克,吃奶量600毫升以上,可不用钙剂,因为牛奶的含钙量已经足够了。

如果发现你的宝宝有佝偻病,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,给予相应的治疗。